从2021年首次参赛到2023年,连续三年在贵阳市中小排球比赛中排名男子第一。女排曾两次获得市排球比赛冠军。成立仅5年的白云九中,就靠着排球“拼搏”在贵阳市名声大噪。
将目光转向校园,无论是课后随处练习排球的人们,还是每周一次的排球俱乐部活动,还是排球比赛时熙熙攘攘的围观人群,排球引领的潮流已成为白云九中一道独特的校园风景。 。
从排球俱乐部最初成立到成为一项流行的校园运动,排球文化的渗透,白云九中的学生们收获的不仅是强健的体魄,还有昂扬的青春精神和难忘的中学记忆。 。
排球在校园里很受欢迎
中午12点,上课铃准时响起,穿着校服的人们从教学楼涌向食堂。正值午饭时间,几个拿着排球的身影却逆着人群的方向聚集在排球场上,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们脚下有一个水泥篮球场,中间有网,就变成了排球场。球场的简洁并不影响他们打排球的兴趣。发球、拦网、传球、扣球……孩子们相互配合默契,一气呵成。
王子存练习投球
九(七)班的王子存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也是排球场上的常客。 “我每天中午都来练排球,打不过。”他的身体素质不够好,现在才九年级。他没能参加排球俱乐部和校队,但这丝毫不能阻止他对排球的热爱。 “我喜欢扣球的感觉,爆炸的那一刻非常爽快!”为了提高自己的排球技术,他还会利用假期寻找教学视频,反复学习。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他就不吃饭,先去打球。白云九中副校长、学校排球俱乐部创始人陈立军早已见惯了这样的场景。 “排球场有四个,天气好的时候还要排队!”
学生们晚饭后打排球
白云九中位于白云区城乡结合部。它建于2019年,是一所寄宿学校。学校约有 1,600 名学生,其中一半以上住在校园内。对于寄宿生来说,午休前的40分钟和晚自习前的一小时是他们最期待的活动时间,而排球是所有运动项目中最受欢迎的。
“当初成立排球俱乐部时,我们也考虑到孩子们要长期住在校园里,希望通过排球来调整他们的学习心态和负面情绪,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陈立军说道。
2020年,白云九中成立排球俱乐部,从俱乐部选拔集训队,从集训队选拔校队。最多时,有超过60名学生报名加入该俱乐部,但一开始,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深入了解排球的魅力。
2021年,白云九中首次组织男子排球队参加全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并获得排球项目第一名。次年,女排首次参加第十四届贵阳运动会,还获得排球项目第一名。夺冠后,男女队连续多年在市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每次参加的市级比赛,男队都是冠军。”陈立军说。
白云九中女排在赛场上
每场比赛结束后,学校都会在操场大屏幕上播放比赛视频,还将精彩的场面剪辑成短视频推送到校办公室组和校队家长委员会组。骄人的成绩让同学们对排球运动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和敬佩之情。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打排球。每当学校有排球比赛时,外面三层楼都挤满了围观的学生。校园里响起了欢呼声。
排球运动在白云九中大行其道,陈立军不得不想办法在校园里“挤”出新的场地。室内篮球场改建为排球场,足球场两侧绿地涂上白线,露天篮球场改建为篮球排两用场。学校资金紧张,陈立军就自己花钱买了油漆、网、球柱。他还要求同学们爱护排球场的卫生和设备。
“排球是一项群众运动,在非竞技状态下,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并不高,无论男女、老少、高矮,都可以组队。”陈立军表示,学生纯粹享受排球运动带来的好处。幸福来了,“快乐”排球是学校开展这项运动的初衷。
白云九中学生参加比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每周四下午5:00是白云九中排球俱乐部时间。训练场上,孩子们反复练习划球。随着排球上下弹起,他们的手腕渐渐变红。 “一、二、三……”他们一边划着球一边数着。
“接球是排球的基本功,也是训练中最难的部分,因为过程很枯燥。”陈立军说:“排球与篮球、足球不同,一旦接触地面就会失分,是一项容错率特别低的运动。因此,我们必须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保证球不落到地上。” ”在他看来,这是学校在市级排球比赛中屡屡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作为学校排球主教练,陈立军非常重视这项基本功的训练。每个新玩家都需要经过至少三个月的磨合。 “过了这个坎,剩下的就很有趣了。”
但如何让学生坚持枯燥的训练是一个大问题。陈立军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为了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排球教练除了在排球课上灌输技巧外,还利用分散在各个班级的排球俱乐部的力量,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排球运动,鼓励他们组成小组进行训练和训练。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培训。布置一个大排球网。并通过举办各类排球比赛,让学生体验赛场上的拼搏,在欢呼声中体验体育的魅力,传递愉悦的体育氛围。
今年6月,白云九中举办了首届校园“排球超级联赛”。长达一个月的赛程不断点燃校园排球的热情。平时,陈丽君和其他体育老师还自费举办“奶茶杯”冠军挑战赛,让全校所有学生,不分性别、年级,组队,体育老师组队挑战校队并获胜。团队的奖励是每人一杯奶茶。游戏的乐趣程度是比较高的。陈立军说,就连老师在校队打球也很辛苦。这样感染学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一时间几乎全校都在打排球。
白云九中“奶茶杯”冠军挑战赛
凭借扎实的排球基础技术,白云九中的学生已成为高中排球人才的重要储备之一。 “白云九中的学生基本功扎实,成绩非常好。”清华附中排球队教练严凤强说道。
截至目前,白云九中已向贵阳一中、省实验中学等高中输送了十余名具有排球天赋的学生。许多排球、文化成绩优秀的学生纷纷流向清华中学等学校。今年,学校被评为贵阳市排球特色学校。陈立军经常带着初中生和高中打交流赛,场上的对手很多都是从白云九中出来的学长。
唯一令陈立军遗憾的是,今年学校首次参加的贵州省体教融合青少年排球系列赛中,一支实力最好的男排因备战高中而未能参加。入学考试。学校临时组织了一、二年级学生集训。比赛中,他只获得了第四名和第六名,这也让陈立军开始思考排球队的梯队建设。
“今年一年级的学生一进来,我们就选拔出来,从一年级开始训练。”陈立军说道。
做一个“向上”的男孩
陈立军大学时曾担任清华中学排球比赛的裁判,亲眼目睹了排球所凝聚的“阶级精神”。 “大家一起哭,一起笑。”这让他印象非常深刻。
他认为排球对学生的影响是其他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 “排球的规则是个人不能连续触球,队友之间必须互相配合,场上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和特长,所以需要很强的团队合作和默契,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团队精神。排球魅力在于球永远不会掉到地上,它代表了一种向上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学会克服。”
这种排球精神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
白云九中队队员与同学们打排球
每次备战训练期间,校队队员都要在早上6:30提前训练一个小时,晚上9:00训练一个小时。循环一遍又一遍地开始。夏天,热风席卷,冬天,寒风吹来,但同学们咬牙坚持着。
多位体育老师和班主任向陈立军反映,打排球的孩子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组织能力。他们课间的PK不仅包括体育,还有集体活动、板报、班会、健康纪律等,每个人都希望获得第一名。在这样的团队氛围下,拿移动红旗已经成为一件常见的事情,这给老师在班级管理上减轻了很多负担。
“有时候班级内部出现矛盾,这个班的学生会在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立即沟通协调,因为在他们心里,他们是一个整体。”陈立军说道。
王子存也会对学校排球比赛的成绩感到高兴或悲伤。有时球队表现不好,王子存就会生气,拒绝观看。当他得知自己赢得了比赛时,他的内心会感到自豪。
这种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一直保留在学生心中,直至毕业。周末学生假期结束后,经常可以看到前校队毕业生回到母校打球。也许他们会继续玩3年、5年、10年……
余辉中,一颗排球高高举起,“别让它掉到地上”,成为白云九中学子们青春时期最深刻的记忆,也是他们今后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
贵州教育报记者 段悦
编辑 陈芊芊
二审钟俊毅罗欢
刘刚第三次受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iruiwang.com/html/tiyuwenda/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