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哈尔滨亚冬会的冰上项目在哈尔滨市的5个冰上场馆进行。除了看到精彩的冰壶比赛外,观众还可以看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和男子冰球等项目。
这几天的采访中,记者走访了各个冰上运动场馆。场馆硬件设施已竣工,冰面达到国际赛季比赛标准。
另外,场馆内的一些硬件设备,如音响设备、音响、灯光、气象监测、通讯设施以及供暖制冷设备等,可以说是一应俱全。
据昨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哈尔滨市共规划了14个体育项目作为亚冬会测试赛。魏的情况和各项工作可以说是已经准备好了。
这5个比赛场馆实际上是由老博物馆改造而来。比如作为拥有速滑项目的省冰上运动中心的速滑馆,其实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举办过大大小小的国际活动。场馆顶部天窗由原来的2000平方米改为400平方米,顶部添加新型保温材料,达到节能、保温的多重效果。
短道速滑比赛和花样滑冰比赛共用一个冰场。它在同一博物馆举行。为了保证冰场的质量,场馆工作人员可以在两次比赛中进行轮换,并进行了大量的技术调试。目前可为短道速滑运动员提供硬滑的冰面,同时可为花样滑冰运动员提供软硬适中的冰面。
今年亚冬会的一个关键词是“爆满”。例如,其中一个冰壶场馆是由小学冰球场馆改造而成。当你走进这个冰壶场地,你就能感受到学校浓厚的氛围,也能感受到一些孩子们为迎接亚洲冬季联欢会而绘制的作品。运动员保障区和休息区也是由教学楼改造而来。运动员的休息区是一个大教室。一个隔断,用一个隔断分隔成两个休息区。可以说一切都做到了“从简”。
运动员的热身区是由化学实验室改造成的。里面所有的健身器材都是附近社区借来的,比赛结束后会一一归还。
或许大家会好奇,为什么能在小学体育馆举办国际级别的赛事呢?其实,这与哈尔滨浓厚的冰雪基因密不可分。这所学校培养了大批冰球运动员。学校老师告诉记者,本次亚洲冬季国家队冰球运动员中有10名来自该场馆所在地。平房区有6名女子冰球运动员毕业于这所小学。
举办亚冬会,短短12天的精彩,却是在社区、在学校举办,让这里的市民和孩子们感受到了一场运动会带来的激情和热情。艰苦奋斗的精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uiruiwang.com/html/tiyuwenda/9486.html